1. 成语大全首页
  2. 历史故事的成语
  3. 举足轻重

举足轻重,打草惊蛇是历史成语故事吗

蜀地的公孙述和天水的隗嚣,他们占据土地,一个想争夺天下,一个则想从战争中渔利。在蜀汉相攻的形势下,窦融归顺何人,对全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要举足移动一步,就会影响两边的轻重。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举足轻重

  窦融世代在河西担任要职。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时,他担任波水将军,统率重兵。后来更始帝刘玄灭了王莽,他又归顺更始帝,当了巨鹿太守。更始帝兵败后,他无主可依,就联合酒泉、敦煌等五个郡在河西形成割据势力,自任五郡大将军。

  河西民风比较淳朴,窦融施行的政策又比较宽和,所以境内官民相安,粮食充足,附近的流亡百姓纷纷归顺窦融。一时间,河西五郡兵强马壮,天下闻名。

  后来,刘秀建立东汉政权,他就是汉光武帝。窦融总觉得自己割据一方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很想归顺光武帝,做个青史留名的汉室忠臣。于是他派长史刘钧向光武帝上书并献上马匹。

  刘秀得知窦融有归顺的想法,高兴得不得了,当下就封他为凉州牧,赏赐黄金二百斤,并让刘钧带一道诏书给窦融。

  在诏书中,刘秀指出河西五郡军民安定,表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这些都应当归功于窦融的治理之功。他还表示,自己知道窦融功劳很大,所以对他非常思慕。

  刘秀特意指出,在他与窦融之间,还有蜀地的公孙述和天水的隗嚣,他们占据土地,一个想争夺天下,一个则想从战争中渔利。在蜀汉相攻的形势下,窦融归顺何人,对全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要举足移动一步,就会影响两边的轻重。

  ◎成语释义

  只要举足移动一步,就会影响两边的轻重。常用来比喻实力强大,地位重要,足以使局势发生变化。

  ◎故事出处

  《后汉书·窦融传》:“今益州有公孙子阳,天水有隗将军,方蜀汉相攻,权在将军,举足左右,便有轻重。”

  ◎出处译文

  现在蜀地有公孙述,天水有隗嚣,在蜀汉相攻的情形下,将军你归顺何人,对全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你要举足移动一步,就会影响两边的轻重。

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三顾茅庐

  【成语】: 三顾茅庐

  【拼音】: sān gù máo lú

  【解释】: 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举例造句】: 我住着半间儿草舍,再谁承望三顾茅庐。 ★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一折�

  【拼音代码】: sgml

  【近义词】:礼贤下士

  【反义词】:拒人千里、妄自尊大

  【歇后语】: 刘备访贤

  【灯谜】: 刘备请孔明

  【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真心诚意邀请

  【英文】: repeatedly request somebody to take up a responsible post

  【故事】: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诸葛亮在隆中茅草房,自耕自食,但很有学问,人称“卧龙先生”。徐庶给刘备推荐诸葛亮,刘备和关羽、张飞亲自到卧龙冈拜见诸葛亮,前两次都没见到,第三次终于见到诸葛亮,诚心请诸葛亮出山

  官渡大战后,曹操打败了刘备。刘备只得投靠刘表。曹操为得到刘备的谋士徐庶,就谎称徐庶的母亲病了,让徐庶立刻去许都。徐庶临走时告诉刘备,隆中有个奇才叫诸葛亮,如果能得到他的帮助,就可以得到天下了。

  第二天,刘备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去卧龙岗拜访诸葛亮。谁知诸葛亮刚好出游去了,书童也说不准什么时候回来。刘备只好回去了。

  过了几天,刘备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雪又来到诸葛亮的家。刘备看见一个青年正在读书,急忙过去行礼。可那个青年是诸葛亮的弟弟。他告诉刘备,哥哥被朋友邀走了。刘备非常失望,只好留下一封信,说渴望得到诸葛亮的帮助,平定天下。

  转眼过了新年,刘备选了个好日子,又一次来到卧龙岗。这次,诸葛亮正好在睡觉。刘备让关羽、张飞在门外等候,自己在台阶下静静地站着。过了很长时间,诸葛亮才醒来,刘备向他请教平定天下的办法。

  诸葛亮给刘备分析了天下的形势,说:“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拿下西川成大业,和曹、孙成三足鼎立之势。”刘备一听,非常佩服,请求他相助。诸葛亮答应了。那年诸葛亮才27岁。

  三顾茅庐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南阳、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好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段时间,刘备吃了三天素之后,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虚名,未必有真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请诸葛亮。当他们到诸葛亮家前,已经是中午,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上帝之手 

  那次记忆,也许这辈子我都是无法遗忘的,那个关于上帝之手的传说,也是让我深受震撼的。那年,我带着学生们去华盛顿旅游。旅行的最后一天晚上,我们来到硫磺岛战役纪念碑前。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青铜雕像,取材于美国历史上最着名的战争照片——二战期间,6名勇敢的美国士兵把国旗插在日本硫磺岛的一座小山上。

  我带领学生们朝纪念碑走去时,注意到雕塑的下面站着一个人。经介绍,我们了解到他叫詹姆士·布拉德利,他的父亲就是雕塑中的6位英雄之一。那个晚上,他为我们讲述了6位英雄的真实故事。

  我叫詹姆士·布拉德利,这座纪念雕塑里有我的父亲。我最近刚刚写了本书,在纽约畅销书排行榜名列第5位,讲述的就是这6个男孩儿的故事。

  第一个正努力把旗杆插到地上的小伙子叫哈罗·布莱克,战前是一名橄榄球运动员。他和自己的队友应召入伍海军陆战队。离开橄榄球后他们玩起了另一种游戏,名字叫“战争”。但这场游戏并不好玩儿,21岁的布莱克捧着自己血淋淋的内脏牺牲了。我说这些并不是想让大家恶心,因为常有人站在雕塑下谈论战争的光荣。你们要知道,那次战役中的士兵大多都只有十七八岁,他们当中最后活着回到家的从不和家人谈这段经历的任何一点细节。

  看到第二个男孩儿了吗?他是来自新罕布什尔州的雷内,他只有18岁。如果照片拍摄时,你把他的头盔取下来,就会发现里面的网织物里有他女朋友的照片。他害怕女友的照片受到伤害。

  下一个是警官迈克,大家称呼他为“老头儿”,因为他当时24岁了。迈克鼓舞同伴的士气时从来不说“让我们多杀几个日本人”,或者“让我们为国家献出生命”。他知道自己带领的都还是些孩子,他只说:“照我说的做,然后我带你回家找妈妈。”赢得硫磺岛战役的不是一群男人,而是一群男孩儿。

  这边的最后一个人是印度裔的艾拉,他活着离开了硫磺岛。他与我父亲共同走进了白宫接受嘉奖。杜鲁门总统曾对他说:“你是国家的英雄。”但是他一再告诉别人:“我们这批一起登岛的有250个伙伴,只回来了27个人,我怎么有资格当英雄?”艾拉的头脑里满是战争的血腥场面,回来后的日子里,他经常借酒浇愁,32岁便郁郁而终。

  下一个是来自肯塔基州的弗兰克林,他是个爱搞恶作剧的家伙。他曾把两头牛拴在店铺的楼上,接着给牛喂一大堆泻药。由于牛走不动,它们在楼道里排泄了整整一个晚上。弗兰克林牺牲时只有19岁,当电报传到他家人手中时,他的妈妈疯狂地喊叫了整整一夜,邻居们都被吵得搬了家。

  下一个是我爸爸约翰·布拉德利,他于1994年去世。他从来不接受采访。当我还是小孩子的时候,经常有《纽约时报》等知名媒体打电话询问,这时父亲就教给我们该怎么应答:“非常抱歉,我父亲不在家,他去加拿大钓鱼了。哦,那边没电话。先生,我们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回来。”事实上,父亲从来都没去过加拿大,他整天待在家里,不愿意和媒体打交道。

  父亲从来不把自己当英雄,因为他更了解那段历史。他当时是战地医生,照料过两百多名在硫磺岛受伤的伙伴。由于缺乏医药,战士们痛得喊叫、打滚。上小学三年级时,老师说我的爸爸是英雄。我回家告诉了父亲,他说:“我希望你铭记没有机会回来的人,他们才是英雄。”

  这就是6个男孩儿的故事,3个阵亡,3个生还。海军陆战队共有7000名士兵永远沉睡在了硫磺岛上。

  那一天,站在雕塑下,我和学生们还了解到一个鲜为人知的细节。如果你仔细地数一下雕塑中紧握旗杆的男孩儿的手,你会发现竟然有13只!有人曾问雕塑的作者,为什么多了一只手?他只是简单地回答说:第13只是上帝之手。

有关历史故事的成语:三家分晋

  春秋末年,各诸侯国的奴隶因受不了国君的压迫,纷纷逃到大夫的封地去做佃农。这样,大夫的势力越来越大。在晋国,有四个大夫拥有的土地和佃农最多,他们是智伯瑶、赵襄子、魏桓子、韩康子。

  四个晋大夫中,智伯瑶为人贪婪,势力最大。他向韩、魏两家索要土地,韩康子和魏桓子因为势力较弱,只好暂时忍让,给了他土地。智伯瑶、赵襄子、魏桓子、韩康子。

  接着,智伯又向赵襄子要地,赵襄子不给。智伯勃然大怒,率韩、魏两家进攻赵襄子。赵襄子躲进了晋阳城。

  智伯等三家包围晋阳,放水灌城,城墙露出水面只剩六尺了。城中家家进水,到处都是青蛙,但百姓仍一心守城。一天,智伯驾车观察水势,韩康子和魏桓子在车上相陪。智伯说:“我现在才知道水还能灭国。”听了这话,魏桓子用胳膊肘碰了碰韩康子,韩康子用脚碰了碰魏桓子的脚面。因为他们知道,汾水可以灌魏家的安邑,绛水可以灌韩家的平阳。智伯的家臣 疵对智伯说:“韩、魏两家必反。”智伯问道:“你怎么知道呢?” 疵回答说:“我是根据常理推断的。如今主公率韩、魏两家之兵攻赵,赵亡之后,战祸必然轮到韩、魏两家了。我们约韩、魏两家攻打赵家,答应赵家灭亡之后三分其地。现在晋阳马上就要攻破了,而韩康子和魏桓子却面有忧色。这不是要造反,又是要干什么呢?”智伯不相信 疵的话。 疵为了避祸,请求出使齐国去了。赵襄子派家臣张孟谈偷偷出城,对魏桓子和韩康子说:“俗话说:‘唇亡齿寒。’如今智伯率韩、魏两家攻打赵家,如果赵家灭亡了,接着便是韩、魏两家了。”魏桓子和韩康子说:“你说的我们也明白,只是害怕举事未成而计谋泄露,反而惹祸啊!”张孟谈说:“计谋出于二位之口,入我一人之耳,怎么会泄露呢?”魏桓子和韩康子听了这话,便同张孟谈约期举事,然后打发他回城去了。

  赵襄子派兵趁黑夜杀了智伯安排的守堤士兵,将堤掘开,让河水灌入智伯大营,智伯营中大乱。赵襄子趁机从正面攻入智伯大营,韩、魏两家则从两翼包抄过去。不多时,智伯便兵败被杀了。赵襄子向魏桓子和韩康子说:“多谢二位相救之恩。请二位收回献出的土地,至于属于智伯的地和人,就由我们三家瓜分吧。”魏桓子和韩康子说:“这样最好。”于是,三家把智伯的地和人都分了。不久,三家又想平分晋国了。

  周考王三年(公元前438年),晋哀公去世,他的儿子晋幽公即位。晋幽公软弱无能,赵襄子、魏桓子和韩康子见时机已到,便将晋国平分了,只给晋幽公留下绛州和曲沃两座城池。周威烈王元年(公元前425年),赵襄子、魏桓子和韩康子都去世了,他们的继承人分别是赵籍、魏斯和韩虔。这三个人野心更大,已经不满足大夫的地位,想要做诸侯了。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赵籍、魏斯和韩虔派人去见周天子,要求封他们为诸侯。周威烈王心里想:这三个大夫兵强马壮,我不封他们为诸侯,他们也会自封为诸侯的。于是,他封赵籍为赵侯,魏斯为魏侯,韩虔为韩侯。待使者回报后,赵籍、魏斯和韩虔立即宣布了周天子的任命,立了宗庙,并向各国通报。各国诸侯纷纷贺喜。这三个新国家分别称为赵国、魏国、韩国。因为它们是由晋国分裂而成的,所以历史上也称这三国为“三晋”。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战国时期。周安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76年),到了晋幽公的孙子晋靖公在位的时候,三晋国君又将晋靖公废了,把他仅有的那一点土地也给分了。

展开查看所有  

附加阅读: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lwzw.com/cy-lishi/cdbb1b1f71aae8968625818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