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成语大全首页
  2. 神话故事的成语
  3. 世外桃源

世外桃源,还有什么出自神话故事的成语

最终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源的)路了。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高兴兴地打算前往。但未能实现,不久,他因病去世。此后就再也没有人探寻(桃花源)了。

关于神话故事的成语:世外桃源

  世外桃源【注音】shì wài táo yuán

  【出处】晋·陶潜《桃花园记》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没有遭到祸乱的美好地方。

  【解释】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理想世界

  【结构】偏正式  【相近词】洞天福地

  【相反词】人间地狱  【灯谜】空中仙阁  【歇后语】陶渊明的理想

  【语文同步】世界各地的观光者纷至沓来,在这从天而降的巨大水帘面前,置身于细细的水雾中,感受着这世外桃源的清新空气,游客们常常为此陶醉不已,流连忘返。  佚名《* 大瀑布的葬礼》小学十一册·课文

  【成语故事】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走了多远。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两岸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艳而美丽,花瓣纷纷落下。他对此感到非常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正是溪水的发源地,便看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隐隐约约好像有光。渔人便下了他的船,从洞口进去。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宽阔明亮了。(呈现在他眼前的是)宽阔平坦的土地,排列整齐的房屋,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都可以互相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源外面的世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孩子们都神情愉快,自得其乐。

  (那里的人)看见了渔人,都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作了回答,(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又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同县的人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汉朝,更不用说魏朝和晋朝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听罢)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临别时)村里人嘱咐他道:“(我们这个地方)的情况不必对外边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来时的路划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最终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源的)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高兴兴地打算前往。但未能实现,不久,他因病去世。此后就再也没有人探寻(桃花源)了。

  【成语举例】在这儿,在这世外桃源的仙境中,有了人世喧嚣的声音。  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三章

出自神话故事的成语:叶公好龙

  成语名字:叶公好龙

  成语发音:yè gōng hào lóng

  成语解释:叶公:春秋时陈国的一个人;好:爱好。比喻表面上爱好某种事物;但并非真正地爱好它;甚至畏惧它。

  成语出处:西汉 刘向《新序 杂事》:“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

  成语繁体:~公好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用法:主谓式;作定语、宾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好,不能读作“hǎo”。

  近义词:表里不一 言不由衷 查看更多叶公好龙的近义词>>反义词:名副其实 名实相符 查看更多叶公好龙的反义词>>成语例句:他表示愿意帮助别人,但当有人向他求援时,却避退三舍,这与叶公好龙毫无差别。

  标签:主谓式成语 | 四字成语 | 龙的成语 | 春秋成语 | 小学常考易错成语叶公好龙的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楚国叶地诸侯子弟沈诸梁自称叶公,他特别喜欢龙,他的屋梁、柱子、门窗及所有家具甚至连衣服上都雕刻或绣制龙的图案。天上的真龙得知后,专程去探望叶公,从窗户上探进头去。叶公一见真龙,吓得魂不附体,连忙逃跑。

来自神话故事的成语:有关神话故事的成语

  海市蜃楼:在登州的海上,有时候会出现云雾空气,象宫殿居室、台阁景观、城墙垣堞、人物、车马、楼屋顶盖,清晰可见,把它叫做“海市”。有人说:“这是蛟龙吐气而形成的。”我怀疑不是这样的。欧阳文忠曾经河朔去出使 ,路过高唐县,在驿馆的房屋中夜间听到有鬼神从天空而经过,车马人畜的声,都一一可分辨出.他说的非常详细,这里不详细摘录了。询问本地的老人,说:“二十年前曾在白天路过这个县,也清楚可以看见人与物。”当地人也称这为“海市”。同登州所看见的大致上相同。

  女娲造人:传说女娲用泥土仿照自己创造了人,创造了人类社会。又替人类建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男女相互婚配,繁衍后代,因此被传为婚姻女神。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她慈祥地创造了我们,又勇敢地照顾我们免受天灾。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祖神。

  开天辟地:古时候流传着一个盘古开天地的神话,说的是在天地开辟之前,宇宙不过是混混沌沌的一团气,里面没有光,没有声音。这时候,出了一个盘古氏,用大斧把这一团混沌劈了开来。轻的气往上浮,就成了天;重的气往下沉,就成了地。

  火眼金睛:比喻眼光十分犀利,能够识别真伪。火眼金睛是孙悟空的专利,是孙悟空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中锻烧的意外收获,孙悟空常说他老孙有火眼金睛,可以识得妖怪。

  沧海桑田:有个叫王远的神仙,坐在五条龙拉的车子上从天上飞下来。他戴着帽子,衣服上的绶带飘呀飘的,一直飞到了叫蒋经的家里。蒋经给神仙准备了饭菜,王远觉得一个人吃有点寂寞。于是,他把仙女麻姑也叫了下来。麻姑穿的衣服颜色鲜艳又好看,那是什么布都做不出来的。麻姑说:“上次见面后,我看到东海变成桑田,桑田又变回东海足足有三次了。”“现在蓬莱海水也比以前少了一半,是不是要变成陆地呢?”麻姑接着说。王远回答说:“是啊,都说那里又会扬起尘土了。”吃过饭聊过天,两位仙人各自招来车子飞回天上去了。从此,“沧海桑田”就用来比喻世界上的事物变化很大很大。

有关神话故事的成语:穿井得人

  宋国有一户姓丁的人家,家里没有水井而出门到远处打水洗涤,经常派一个人在外面。等到丁家打了水井的时候,告诉别人说:“我家打井得到了一个人。”有人听说了这件事,并传给其他人,说:“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全国人都在议论这件事,使这件事传到了到宋国国君那里。宋国国君派人向丁家询问,丁家回答:“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节约了一个劳动力,等于得到一个人。并非在井中得到了一个人。”寻到的消息如此,不如不知道。

  启示

  不要轻信流言蜚语,不要传播未经自己思考的话,切忌道听途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以有闻而传之者的角度来看:不要听到什么传闻之后就外传,要动脑筋想一想是否合乎情理,不要人云亦云,听到风就是雨,以致于以讹传讹。

  以丁氏的角度来讲:在交际中,语言的表达很重要,必须做到表达准确、清晰,以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歧义。

展开查看所有  

附加阅读: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lwzw.com/cy-shenhua/44939be09e8f51665f6c1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