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成语大全首页
  2. 夏天的成语
  3. 冬夏裘

冬夏裘,描写夏天景色的成语有哪些

夏五郭公《春秋》一书中,“夏五”后缺“月”字,“郭公”下未记事。比喻文字脱漏。冬日夏云冬天的太阳,夏天的云层。比喻人态度温和可亲,使人愿意接近。

关于夏天的成语:冬夏裘

  冬夏裘 语出《淮南子·精神训》:“知冬日之,夏日之裘,无用于己,则万物之变为尘埃矣。”后因以“冬夏裘”比喻不合时宜。

  夏雨雨人 雨:前一个“雨”,名词,雨水;后一个“雨”,动词,下雨。有如夏天的雨落在人身上。比喻及时给人帮助和教育。

  夏五郭公 《春秋》一书中,“夏五”后缺“月”字,“郭公”下未记事。比喻文字脱漏。

  冬日夏云 冬天的太阳,夏天的云层。比喻人态度温和可亲,使人愿意接近。

  冬裘夏葛 裘:皮衣;葛:葛麻衣。泛指美服。《公羊传·桓公七年》:“士不及兹四者,则冬不裘,夏不葛。”

  春诵夏弦 指应按季节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后泛指读书学习。

有关夏天的成语:【描写夏天的成语】无间冬夏

  【词目】:无间冬夏

  【拼音】: wú jiān dōng xià

  【解释】:无论冬天还是夏天。指一年四季从不间断。同“无冬无夏”。

  【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无间冬夏,读书恒至夜半。”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作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

  【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近 义 词】:无间无夏

  【英语翻译】:summer and winter

描写夏天的成语:沉李浮瓜

  沉李浮瓜chén lǐ fú guā,是指吃在冷水里浸过的李子和瓜。形容夏天消暑的生活。也作“浮瓜沉李”。

  典故:

  《昭明文选》卷四十二〈书中·与朝歌令吴质书〉~895~

  五月十八日,丕白:季重无恙。涂路虽局,官守有限,愿言之怀,良不可任。足下所治僻左,书问致简,益用增劳。每念昔日南皮之游,诚不可忘。既妙思六经,逍遥百氏;弹棋闲设,终以六博,高谈娱心,哀筝顺耳。驰骋北场,旅食南馆,浮甘瓜于清泉,沈朱李于寒水。白日既匿,继以朗月,同乘并载,以游后园,舆轮徐动,参从无声,清风夜起,悲笳微吟,乐往哀来,怆然伤怀。余顾而言,斯乐难常,足下之徒,咸以为然。今果分别,各在一方。元瑜长逝,化为异物,每一念至,何时可言!方今蕤宾纪时,景风扇物,天气和暖,众果具繁,时驾而游,北遵河曲。从者鸣笳以启路,文学托乘于后车。节同时异,物是人非。我劳如何。今遣骑到邺,故使枉道相过,行矣自爱,丕白。

  释义:

  三国魏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浮甘瓜於清泉,沈朱李於寒水。”谓天热把瓜果用冷水浸后食用。后以“沉李浮瓜”借指消夏乐事。亦用以泛指消夏果品。亦作“浮瓜沉李”

  示例:

  苏轼《答苏伯固三首》:“位计龙舒为多,大盆如命取去,为暑中浮瓜沉李之一快也。”

  宋 沉与求 《秋日戏呈蒋达可检讨》诗:“西风槭槭舞庭疲沉李浮瓜事益乖。”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日转午,脱巾散发,沉李浮瓜,宝扇摇纨素。”

  《金瓶梅词话》第二七回:“ 西门庆 令他安排酒来,不一时,冰盆内沉李浮瓜,凉亭上偎红倚翠。”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唐都人伏天,于风亭水榭,雪槛水盘,浮瓜沉李,流杯曲沼,通夕而罢。”

  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这样时候,多少王孙公子雪藕调冰、浮瓜沉李也不为过。 ”

  宋·李重元《忆王孙·夏词》:”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 “

  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是月巷陌杂卖》:“雪槛冰盘,浮瓜沉李,……通夕而罢。”

形容夏天的成语:夏山如碧

  夏山如碧是什么意思

  字面意思夏天里的山一片碧绿如玉,是描写夏天山景的成语。

  春风夏雨

  发音 chūn fēng xià yǔ

  释义 春风和煦,夏雨滋润,足以养育万物。常比喻及时给人以教益和帮助。

  出处 汉·刘向《说苑·贵德》:“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矣。”

  近义词编辑

  春风风人,夏雨雨人

  成语资料:成语解释:春风和煦,夏雨滋润,足以养育万物。常比喻及时给人以教益和帮助。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中性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指有益的东西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梁国相国孟简子因罪逃到齐国,齐国相国管仲亲自出迎,他看到孟简子只有三个随从就询问情况,联想到他在齐国变法革新,得罪了不少人,他不能像春风吹拂每一个人,不能像夏雨滋润每一个人,他的来日一定很穷困。

展开查看所有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lwzw.com/cy-xia/6569f5110a1e611ba70441b1.html